close

昨天在火車上翻著朋友N為我收藏的Runner’s World 五月號,封面的一個小金框框裡寫著:


Special Report


BOSTON FEVER


Why Everyone


Wants In


________


How the New Qualifying Times


Affect you


一個81歲退役的美國空軍以4hr 09m 達到BQ(BOSTON QUALIFIER)並在今年以4hr 26m完成波士頓馬拉松。他一週的練習量大約是25-30 MILES (比我還多),更猛的是他曾經罹患淋巴癌及攝護腺癌,躺在手術台上,他曾想過,如果能如藍斯阿姆斯壯一樣從癌症生存,他會跟藍斯一樣,回到戰場,對老先生來說,Do Boston Marathon正如同藍斯的環法賽冠軍一樣。[我好感動]


美國嬰兒潮[二次世界大戰後]出生的人把”Earn My BQ” --贏得波士頓門票列為死前必須做的事(Before-i-die lists)。訓練過不少馬拉松選手的知名教練Mark Lorenzoni 曾說,在過去這些追求BQ的人有個共同特色,通常都曾在中學期間拿過徑賽冠軍[我再同意不過],而追求BOSTON門檻只是想再度證明自己的威力猶存。而這幾年,Mark說,他不曾看過有這麼多人竟同時在追求BQ目標,波士頓馬拉松門檻已經成為一種聖盃的象徵


一名41歲從事食品產業的執行長Kevin,為了達到BQ,特地聘請私人教練,體脂肪從23降到9 [我可以想像他現在一定是一匹清瘦的狼],最終,他在去年芝加哥馬拉松以3HR 08M拿下BQ他說,對跑者而言,參加波士頓馬拉松,就好像天主教徒畢生至少要造訪過羅馬。[我知道了]


面臨中年危機的婦人Weiss,幾年前還是個高達160 的憂鬱症患者,當她下定決心想要改變她一團糟的生活時,她開始與其它人一起進行BQ訓練。從20082010,她共跑了19個馬拉松,她現年41歲,體重137,並且在2011達到波士頓門檻。了不起的是,之後她開始加入PACING TEAM,並成為PACING TEAM LEADER,幫參賽者配速


馬拉松感動之處如同Weiss小姐所經歷的,一路上我們總是受到很多人的幫助(包括老天爺),漸漸地,也開始思考如何幫助別人,鼓勵處於逆境的人。



社會歷史學者表示,2008-2009年,美國正值經濟大蕭條,美國的馬拉松跑者卻成長了10%,而達到BQ的人上升到16%,他說這絕對不是巧合,因為跑步可以讓人自助(self-help),而追求BQ可以充分體現這種自助感並讓人感到心靈富裕。[有什麼比心靈富裕更有勢]


文章裡面還有許多關於BQ的人與事,當下我突然恍然大悟,當我覺得自己做得不錯時,其實這些人比我更努力[我無敵欽佩又感動]。BQ代表的已不是一個純粹的數字,而是一面榮耀的勳章。


 


今天又看到Jonnywalker 的新的FB campaign


http://apps.facebook.com/jwtommychen/index.php


這次是夢。行者陳彥博,怎能不用力的按下滑鼠,超讚!!!!!不管這背後為Jonny Walker蘊孕了多少商機,我說,品牌最終還是得喚醒人類心中試著找尋或渴望的東西,加油,陳彥博!!!!


陪跑者常說我是行空跑者[因為多半時候我看起來都在放空],在我的跑步世界裡,大多時候我渴望一路上有不同的風景,如此我會愉快許多,然後滿心期待再次跨出家門尋找我的跑步樂園。


有天,行空跑者也可以成為夢。行者。


Live strong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我在哈瓦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