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比起我那些高中同學選擇念經濟系的人,一直以來都有一種感嘆,選擇行銷,公關, 廣告是三個註定勞碌命的工作。但是一家公司要雄厚自己的市值,沒有這些人在背後焚膏繼晷的工作,怎樣也無法想像如何成為具市場指標的企業。
本周大事-----行銷之父柯特勒來台,其中最有名的新聞就是
科特勒:宏達電給外界印象「幾近空白」。
這幾天陸續跟身邊的人在討論這件事,今天的新聞又報出了
行銷長換將 何永生離開宏達電
我想這一周對宏達電負責公共事務的人來說,想必是相當煎熬啊。台灣第一大手機品牌,被大師點名,但宏達電真的有這麼差嗎?
我們可以輕易的說出. NOTE 3..NOTE 4....iphone 4S....但hTC 在主打的手機ONE後面還要(M8),這命名沒問題嗎?
也有人覺得何先生做得不錯呀!!!!!!
我想hTC不管將來誰要接任,一個成功的大品牌不可能特別輕忽亞歐美任何一個市場而成功的,每區間的消費者特性又不同,重金找來鋼鐵人,那鋼鐵人跟hTC的關聯性是什麼?依然模糊。
消費性品牌非常愛找代言人,但我卻想不起apple有代言人嗎? 那apple為何不需要代言人就依然一堆人搶購?
昨晚,另一個衝擊是運動品牌經營者對運動專業的不重視,也輕忽了行銷策略布局的邏輯性。
行銷若要被重視,我想先從重視人才開始吧。如果行銷廣告人的薪資長期處於劣勢,那又有誰覺得我們的專業是很難被任意取代的呢?
大部分主事者的心態總以為辦活動就是行銷人員該做的事。如果沒有一個緊密的策略,那辦活動到底又能帶來什麼?
全站熱搜